头盔在骑行受到撞击时能起到缓冲作用,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程度,正确选择、佩戴符合规定标准的头盔可以说是骑车的“头等大事”。
7月1日起,强制性国家标准GB811-2022《摩托车、电瓶车乘员头盔》(以下简称“新国标”)正式实施。“新国标”修改了适合使用的范围,增加了3个安全性能指标,修改了头盔的种类、形状及标识要求,能更好地保障骑行安全。
那么,“新国标”正式实施后,我市电动车、摩托车头盔售卖状况如何,是不是满足有关法律法规?商家和市民是否知晓新规?连日来,记者正常采访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“新国标”进行解读,并前往多家店铺进行了探访调查。
据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7月1日起推行的头盔“新国标”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补充了《摩托车乘员头盔》(GB811-2010)(以下简称“旧国标”)的空白。
覆盖人群更广泛。“旧国标”并未设立适用于电瓶车的头盔标准,符合3C认证的电瓶车头盔都是按“旧国标”摩托车乘员头盔的要求生产的。而“新国标”增加了电瓶车乘员(包括驾驶人以及乘坐人员)佩戴的头盔标准,并对摩托车和电瓶车的头盔标准做了明确划分。根据“新国标”,头盔按适用对象分为A类盔、B类盔两类,A类盔为摩托车乘员头盔,B类盔为电瓶车乘员头盔,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不大于25公里的电瓶车乘员。
产品划分更细致。“新国标”考虑到亚洲人的头型尺寸,由旧标准的大、中、小、特小四个头型修改为A、E、J、M、O五个头型,兼顾了成人和儿童的需求;按照形状分为全盔、3/4半盔(春秋盔)和1/2半盔(夏盔),适应了不同季节的适用需求。
测试标准更严格。增加了3个安全性能指标,分别为: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(雾度)、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和头盔表面摩擦力。首先是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(雾度),以确保驾驶员在起雾或护目镜落砂后仍能保持良好的视线。其次是头盔表面摩擦力,在标准数值范围内,避免表面摩擦力过大导致骑车人扭伤头部。第三是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,以避免对骑行者造成二次伤害。
昨日上午,记者首先走进剑龙摩配城一家摩托车头盔销售店铺,各式各样的头盔琳琅满目。根据现场探访,店内售卖的头盔都有3C认证,不过头盔的执行标准仍属旧国标,价格从388元至上千元不等。
“便宜不代表质量不好,只要是通过3C认证的头盔,都能够更好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,大家在购买头盔时要通过你自己的经济能力进行购买。”据该店老板朱先生介绍,低价与高价头盔的区别主要在于缓冲层材料不同,千元头盔的缓冲层密度更高,并且外壳为碳纤维材质,相比百元ABS材质会更为轻便,另外,在舒适度、包裹性、保护性等方面都会更好一些。
随后,记者来到市场内第二家店铺,店内电动车、摩托车头盔均有售卖,存在销售未通过3C认证的头盔现象。当记者询问一款头盔的价格时,店员表示价格为70元,但随后该店老板解释道,这批头盔均为库存处理产品,仅售卖30元。记者又询问起是否知晓“新国标”已实施,该店老板表示知晓,“厂里如果不做这种普通旧国标的了,我们也拿不到货,卖完也就没有了。”
虽然该市场“新国标”头盔还未全面替代现有产品,但当记者将“新国标”正式实施的消息告知前来购买头盔的市民时,大家都表示肯定和支持。“新标准的实施对头盔有了更严格的要求,这可以更加好地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。”市民李先生认为,今后,头盔的质量肯定会有逐步提升,能更放心地购买和使用了。
一看 看产品是不是有规范的中文标识,包括规范的厂名厂址、产品的名字、执行标准、合格标志等,产品是不是具有发泡材料缓冲层,否则不要选购;
三按 稍用力按压头盔的发泡材料缓冲层,选择缓冲层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,不出坑、不掉渣的产品;
四戴 试着佩戴头盔,头盔与头部贴合,佩戴舒适,如果配有护目镜,选择透光性更好的透明镜片;
五问 不同头盔种类的防护性能不一样。目前的摩托车头盔,均适用于电瓶车乘员,在购买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时,要选购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。“新国标”实施后,B类头盔仅适用于电瓶车乘员,A类头盔既适用于摩托车乘员,也适用于电瓶车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