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SHOW
指甲变色了 难道得了灰指甲?也可能是汗疱疹导致
时间: 2024-07-11 02:27:20 | 作者: 长指手套
厦门网讯(厦门晚报记者 汪燕妮 龚小莞 通讯员 张舒姗 江昌铭 漫画/小牛)湿疹,在大多数人印象中,就是痒痒痒……但是临床中还有一些湿疹的特殊类型,它可能仅仅表现为脱屑或干燥。对于手部常见的特殊类型湿疹——汗疱疹、角化皲裂型湿疹的患者,平时需要注意什么?如何做好护理?记者采访相关医生,请他们支招防护措施。
手指甲变色,手指侧缘出现小水疱、脱屑,难道是灰指甲?近日,市民小黄发现了自己的两处指端皮肤及指甲出现了变化,赶紧到医院就诊。
根据小黄描述,他此前用过一次刺激性较大的清洁剂,隔天慢慢的出现指端皮肤干燥、少许水疱,轻微脱屑的情况,当时没太在意,过了一周多,手指端的皮肤出现退缩,指甲颜色也略显黄色。
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美华在问诊后,结合小黄做的真菌检测报告数据显示无真菌感染,诊断小黄得了汗疱疹(湿疹的特殊类型)。陈主任分析说,皮肤易过敏者在接触到刺激性洗涤剂后,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,而指甲变色是汗疱疹带来的连锁反应。汗疱疹会刺激表皮的色素沉着,继而影响指甲颜色。她介绍,汗疱疹除了指端、指甲周边也许会出现脱屑、皮肤水疱、指甲变色之外,严重的时候还也许会出现指甲凹凸不平,患者可伴有或不伴有明显瘙痒。有一些时候,这些表现症状往往容易被误以为是灰指甲。陈主任就遇到过患者,误把湿疹造成的指甲损害当灰指甲,自己去外面的店里处理,但始终没有好转。
陈美华介绍,汗疱疹病因复杂,与遗传、环境、局部刺激及免疫失衡有一定关系,也可能跟情绪紧张、工作中接触到金属类或过敏原,甚至有可能跟真菌感染有关。
有些汗疱疹患者合并其他过敏系列疾病,如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,有些患者家族中也经常有人得类似过敏性疾病,这部分患者要注意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。陈美华提醒,如果小朋友有反复发作的湿疹、鼻炎病史,其父母或家族中有一定的过敏史,建议及时到医院看病,确定病情。
治疗上,陈美华说,患者如果手部出现水疱、脱屑、红丘疹伴有瘙痒的话,能够正常的使用激素类的药膏;如果单纯长水疱,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;假如慢慢的出现脱皮,最好使用尿素软膏保湿。根据经验,陈美华建议患者在使用药膏后,可以用保鲜膜封上十几分钟,有助于药物吸收,也能增加手部保湿。
一旦确诊手部汗疱疹,为减轻疾病,建议最好能够降低刺激性洗涤产品、消毒产品的接触;注意及时用润肤霜保护手部。
另外,不建议患者直接戴橡胶手套,除避免橡胶的过敏,橡胶手套容易对手部产生机械性刺激,在做家务活的时候,可以在棉手套外再戴橡胶手套。
今年40岁的周女士,每年一入秋天气变得干燥时,手脚皮肤就慢慢的出现粗糙、瘙痒,还有裂口,特别是走路时脚后跟的裂口会疼痛。她以为是秋冬季皮肤干燥,缺乏油脂导致的,并未太在意。直到今年比往年更严重,她才到厦门市中医院美容皮肤科就诊。美容皮肤科赵文杰主任医师为周女士检查发现,她手脚的皮肤又粗又硬又厚,裂口出血,并且还有比较深的水疱,结合病情诊断为角化皲裂型湿疹。
赵文杰说,角化皲裂型湿疹是特殊类型的湿疹,在中医学属于“鹅掌风”范畴,是由于湿热血燥蕴结于肌肤,阻塞经络,气血不畅,肌肤失养,化燥生风所致。既有湿的一面,又有燥的一面,在治疗上要由医生谨慎辨析,加以祛风除湿养血润燥的治疗。既要祛湿又要润燥,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治疗后,患者病情好转。
赵文杰介绍,角化皲裂型湿疹在临床上很常见,但因为症状与普通湿疹不同,常会被误诊。
角化皲裂型湿疹多发于手足,早期也许会出现红斑、水疱,伴有瘙痒,一抓就会出水。跟着时间推移,渗水相对少,偶尔有水疱,皮肤越来越厚,出现干燥脱屑,某些有褶皱、纹理的地方皲裂出血,稍微活动就疼痛,手、足掌皮肤摸起来像牛皮,部分患者指纹或者掌纹消失,上班无法打卡。角化皲裂型湿疹的水疱在较深层,有时候看起来就是一个小红点,不像普通湿疹在皮肤表面有凸起的水疱。
角化皲裂型湿疹在中年女性中比较多见,女性洗衣服、洗碗等,频繁使用碱性的肥皂、香皂、洗洁精等洗涤物品,会加重皮肤角化的过程。赵文杰建议避免碱性洗涤用品的使用,如果工作生活需要,要戴手套,先戴一层纯棉的可以吸汗的薄棉布单层手套,再套上橡胶手套,这样不会因非间接接触橡胶导致皮肤潮湿黏腻。
此外要做好润肤,手脚都要涂抹润肤露,冬季适当保温,避免过度搔抓,避免用开水烫洗。假如发现裂口显而易见,影响到手脚的正常功能,要及时就医。
赵文杰也指出,角化皲裂型湿疹患者要避免吃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芥末、咖喱等味道比较重的食物,也不要喝酒。麻辣煎炸的食物、酒精都会加重胃肠的湿热,少吃牛羊肉等发物。
提倡吃一些坚果,如核桃、开心果、杏仁等,坚果富含油脂,可以滋润和保养皮肤。此外苹果、梨子、柚等时下应季水果也可以适量食用。
进入秋冬季,很多人喜欢洗热水澡,如果水温调控不好,会造成皮肤干燥。专家提醒,秋冬季洗澡要做到“两不要”。
一是洗澡水不要太烫。秋冬季节,很多人喜欢洗烫一点的热水澡,有人是因为怕冷,有人是想解乏,还有人是单纯觉得瘙痒的皮肤烫一下很舒服。但是小心,过热的水温会带走更多的皮脂,加重皮肤干燥,所以可能会越洗越干、越洗越痒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廖梦怡医生建议,在保证浴室保暖条件的前提下,洗澡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即可。
二是洗澡不要太“干净”。有人洗个澡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,或者使用清洁力很强的洗发沐浴产品,又或者使用搓澡工具大力清理,这一些都会破坏皮脂膜,使皮肤变得干燥、脆弱、敏感。因此,秋冬季节洗澡可别一味追求干净,洗澡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。